BNB从未像今天这样,从Wall Street到Main Street。
撰文:深潮 TechFlow
7月28日,861美元,BNB 再创历史新高,相较2017年的发行价0.15美元,上涨超5700倍。
BNB 从未像今天这样,一侧靠近精英的 Wall Street 华尔街,一侧接近普通人的 Main street。
2025年7月,美国另类资产管理机构 10X Capital 与风投公司 YZI Labs 宣布,正筹备设立专门投资 BNB 的“类微策略”基金,目标是通过美股上市的方式,为机构与家族办公室提供 BNB 储备的合规路径。
BNB 在融入美股,美股也正在通过BNB Chain,进入链上世界。
7月,由 Kraken 与 Backed Finance 支持的 RWA 平台 xStocks,在 BNB Chain 上将推出超过 60 款美股与 ETF 的链上化产品,覆盖特斯拉、苹果、英伟达乃至标普500 ETF。
在另一侧的普罗大街上,BNBChain 深入到每一个需要高效转账的跨境家庭,每一个想在区块链上尝试创业的开发者手中。
从非洲的移动支付商,到菲律宾的打工汇款,再到拉美的加密自由职业市场,BNB Chain 通过低费用和快速确认,为这些真实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金融基础设施。
如果说,比特币是加密世界的“数字黄金”,以太坊是“智能合约的底层银矿”,那么曾被视作“交易所代币鼻祖”的 BNB,如今已进化为一种全新的加密物种。
它不再只是手续费折扣的平台代币,也不仅是公链燃料,而是横跨中心化金融、链上生态与现实资产桥接的多维价值承载体:
**一侧连接华尔街的资本市场,一侧深入普通用户的生活场景,**接下来的故事,正是这场身份裂变的开始。
BNB Chain 的发展,一直带着强烈的务实色彩。
相比单纯强调叙事或资本光环的公链项目,BNB 的技术路径显得更像一场针对实际需求的持续调优。
过去一年,两次网络升级悄然改变了它的基础性能。
首先是 2024 年底上线的 Lorentz 硬分叉,将区块时间缩短至 0.75 秒,交易确认时间也随之降至 1.875 秒,峰值日交易量一度突破 1,760 万笔。
2025 年,Maxwell 升级跟进,不仅继续优化性能,还将链上交易费用降至 0.01 美元左右——一个接近中心化交易所的费用水平。
这些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用户体验的提升。
在链上,转账、交互和部署的响应速度变得更为可控,交互成本也变得可预测,这对于高频交互的 DeFi 或支付应用尤其重要。
从 2025 年公布的路线图来看,BNB Chain 还有更高的性能目标。
官方规划在未来 18 个月内,分阶段实现包括:
区块 gas 限额上调至 10 亿,以支持更复杂的链上操作
**确认时间压缩至 150 **毫秒,接近传统支付系统标准
Rust** 客户端上线**,丰富开发者生态
Super Instructions 机制,以优化合约执行效率
这一系列计划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晰。
BNB Chain 正在朝着“高性能、低费用、易开发”的方向稳步推进,目标并非争夺叙事高地,而是让链上交互具备真实的金融服务可行性——尤其是在跨境支付、小额清算、链上资产发行等对性能与成本敏感的领域。
这也意味着,BNB Chain 正在试图解决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如何让区块链基础设施,具备在传统金融业务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可能。
如果说技术升级是 BNB Chain 自身的演进轨迹,那么与传统金融的连接,则是 BNB 近年来在生态布局上的新尝试。
首先,是与现实世界资产(RWA)的结合。
2025 年 7 月,RWA 平台 xStocks 正式在 BNB Chain 上线,背后由 Kraken 和 Backed Finance 提供支持。
xStocks 推出的产品包括超过 60 种美股与 ETF 的链上代币化资产,涵盖苹果、特斯拉、英伟达、标普 500 ETF 等知名标的。
尽管这类资产本质上仍属于受托凭证,但它们的上线意味着 BNB Chain 正在成为链上 RWA 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参与到传统金融产品的代币化实验之中。
Backed联合创始人Adam Levi表示:“xStocks是一类中立、公共利益导向的资产类别,扩展到BNB Chain是让其成为代币化股票标准的重要一步。BNB Chain的全球影响力和深厚流动性,使其成为推动这一愿景的天然合作伙伴。”
7月16日,Ondo Finance 也宣布,BNB Chain 将加入其「Global Markets Alliance (全球市场联盟)」,将把Ondo 旗下完整的代币化资产组合,包括上百档美国股票、ETF 及基金,将于近期全面部署至BNB Chain。
这是Ondo 少数官宣的合作公链,代表 BNB Chain 用户无需经过传统券商、更不受市场开盘时间限制,就能在链上购买并持有这些“代币化美股”甚至能用于DeFi 应用。
本月,Circle也公布了将在BNB Chain原生发行计息型稳定币USYC。
其次,是 BNB 作为“资产配置”的讨论,开始进入机构视野。
美股上市公司 Nano Labs 披露已筹集 5 亿美元债券用于购买 BNB。7月28日,Nano Labs 宣布通过 OTC 交易新增 8000 枚 BNB,整体持仓已增至 12.8 万枚,总市值超过 1.08 亿美元。未来目标储备规模或达 10 亿美元。
7月28日,纳斯达克上市生物制药公司Liminatus Pharma(NASDAQ: LIMN)宣布,计划成立名为"American BNB Strategy"的子公司,筹集并分阶段投资高达5亿美元于BNB。
此前,美股上市公司Windtree(WINT)宣布已与Build and Build Corp签署了一项价值6000万美元的证券购买协议,募资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和收购BNB,启动BNB财库战略。
7 月初,美股另类投资机构 10X Capital 宣布与加密风投 YZi Labs 正在酝酿一项 BNB 储备计划,目标是设立专门持有 BNB 的投资载体,并寻求通过美股市场上市的路径。
这仅仅只是开始。
币安创始人CZ在X 上表示,听说有超过30 支团队想要推出BNB** 财库储备相关上市公司项目。**
这一趋势,与比特币早期的“微策略”式建仓有一定相似。
不同的是,BNB 背后的逻辑更多与其链上应用、RWA 生态和燃烧机制相关,强调实用性和通缩潜力,而非单纯的价值存储属性。
根据 BNB 最新一次季度销毁公告(第 32 次),共计销毁约 1.59 万枚 BNB,价值约10.24 亿美元,当前流通量缩减至约 1.39 亿枚。
在市值 TOP10 代币中,BNB 是唯一具备明确通缩属性的加密资产,且速度惊人,这也让其价值得到了坚实的支撑,减少了波动率,同时拥有了持续向上的价格推动力。
7月28日,BNB价格突破861美元,再创新高,就是其通缩实力的现实认证。
总体而言,无论是 RWA 应用,还是机构建仓,BNB 的金融化路径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些尝试,反映出一个方向——BNB 正在寻找进入传统金融体系的接入口,而这种探索,很可能是未来加密资产生态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BNB Chain 的技术升级和金融化尝试备受关注,但它的生态版图始终建立在一个核心逻辑之上——让区块链真正服务更多真实用户。
这几年,围绕 BNB 的链上生态逐渐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趋势:以低成本、高效率为基础,向支付场景、社区普惠和开发者生态不断渗透。
在支付领域,BNB 正在成为小额交易和跨境结算的“候选项”之一。
2025 年以来,BNB Chain 的交易成本已经被压缩到单笔 0.01–0.05 美元左右,配合低于 2 秒的确认速度,为微支付和跨境汇款提供了技术基础。
BNB Chain官方也为商家提供了易于集成的 CMS 插件,支持包括 Shopify、WooCommerce、Magento 2在内等主流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简单易用 + 快速结算”的组合动能,正在驱动部分 BNB Chain 的支付实验进入现实市场。
例如,奢侈品在线购物平台Farfetch、女装品牌MAINLESS、虚拟号服务平台Onlinesim、旅行平台 travala 等数十个知名平台已接入BNBChain,支持BNB等加密货币支付,以近乎“Web2 体验”进行在线消费。
更值得注意的是,BNB 在金融场景中深入渗透。
除了 RWA 外,BNB Chain 还构建了一个日益完善的稳定币生态,包括 FDUSD、TUSD、USDT、USDC 等老牌稳定币。
2025年,特朗普家族加密项目 World Liberty 也在 BNBChain 上部署了其稳定币 USD1,如今其超过 90% 供应部署于 BNB Chain,并在 PancakeSwap 等平台建立交易池,BNBChain 成为了USD1生态大本营。
这种稳定币体系不仅提供了DeFi协议的流动性基础,更为链上支付、借贷、清算与资产发行提供了丰富组合可能性。
在稳定币流动性打底的基础上,BNB Chain 发起的 Builder Support Program,涵盖黑客松、MVB(Most Valuable Builder)加速器及孵化基金扶持体系。生态中众多 DeFi、GameFi 与 SocialFi 项目选择优先部署于 BNB Chain,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稳定币基础流动性成熟,便于借贷池、AMM 池及支付通道搭建;
低手续费、高吞吐的链上交互环境,适合金融级微支付与闪电交易;
官方及合作方提供早期用户获取支持,使创业项目更易起量与推广。
正如 BNB 团队所描述的:
“From Wall Street to Main Street, BNB Chain powers real users, real builders, and real results. Performance, fairness, and cost-efficiency — not just in theory, but in every block.”(从华尔街到普罗大众,BNB Chain为真实用户、真实开发者和真实成果赋能。高性能、公平性和高性价比,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每一个区块的真实写照。)
这种“可被创业者用起来、可被用户真正使用”的基础设施能力,让 BNB 即便在一度缺乏新叙事的阶段,依然保持强大的生态活力。
回顾 BNB 生态的这几条发展路径,无论是链下支付、链上金融背后的共同逻辑始终未变——用低门槛的链上交互,用更丰富的流动性,去覆盖更多普通用户,寻找规模化扩展的可能性。
BNB 的故事,正在穿越加密资产固有的边界。
从最初的交易所代币,到公链Gas,再到支付网络与开发者生态的建设,如今它又跨入现实世界资产(RWA)和美股资本市场……
BNB 早已不只是“平台币”或“公链币”的简单标签,而是向着 “跨界金融基础设施” 的方向演化:一种连接链上与链下、服务用户与机构、兼具金融流通性与公链性能,能被传统市场与去中心化生态同时接纳的跨界新物种。
在中心化加密世界,BNB 是 Binance 生态的核心资产,参与交易手续费抵扣、Launchpool、空投等实用场景,绑定了全球最大交易平台的流动性与用户网络;
在去中心化链上,BNB 是 BNB Chain 的 Gas Token,是 DeFi、支付、游戏、RWA 等各类合约交互的燃料,其低费高效的链上环境成为创业者部署与项目落地的首选;
而在 现实世界,随着 xStocks、Ondo、USD1 等 RWA 与合规金融项目接入,BNB 正在成为传统金融资产映射的“锚点”,部分美股公司也开始以 BNB 作为储备资产。
这使得 BNB 成为目前为数不多,能够同时捕获中心化金融收益、链上基础设施价值、以及现实世界资产桥接潜力的“混合型资产”。
因此,BNB 不仅能满足机构合规化入场的需求,也能承接开发者构建的流动性网络,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间游刃有余地维系自身叙事主导权。
这或许就是 BNB 作为“新物种”的真正意义——
From Wall Street to Main Street,
在比特币的价值储藏和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之外,
BNB 正开辟出一条属于“可用性 + 金融属性 + 用户规模”的全新轨道。
深潮 TechFlow 是由社区驱动的深度内容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态度的思考。
社区:
公众号:深潮 TechFlow
订阅频道:https://t.me/TechFlowDaily
进微信群添加助手微信:blocktheworld
向深潮 TechFlow 捐赠,获得祝福和永久记录
ETH:0x0E58bB9795a9D0F065e3a8Cc2aed2A63D6977d8A
BSC:0x0E58bB9795a9D0F065e3a8Cc2aed2A63D6977d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