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 Bitget 研究员: 40 倍收益,建立业内第一个 PEPE 看板,猎币心得与投研人的一天

撰文:深潮 TechFlow

导读

CEX 自设研究院,储备投研团队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行业趋势。而投研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优秀的人才储备和自研究,更多对于链上黑暗森林的分析,提前识别出潜力资产,无论是对于指导加密玩家的投资操作,还是为自家的上币和二级策略铺路,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外网独立分析师,CEX 的投研大佬会有多专业?

本期内容,我们邀请到了 Bitget 的首席链上分析师 Jack,围绕日常真实的投研工作,展开深度对话。

作为**早年入圈靠 GameFi 赚取第一个100万的OG、PEPE等meme 盈利超过40倍、业内第一个建立了 PEPE 链上数据看版、在 Base 链早期无人问津时构建DEX结构化数据看板的分析大佬,**看待市场的角度或许与读者有完全不同。

同时我们也好奇于在 Bitget 做研究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Jack 又是如何看待Meme热潮,有哪些财富密码可以分享?

**深潮TechFlow:**Jack你好,可否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您是如何跳进Web3的加密兔子洞的?

Jack:

我原本是技术出身,之前在一家Web2的财务软件公司做数据开发和数据分析。

跳进加密兔子洞,源于一场偶然。当时一个朋友告诉我可以用显卡挖ETH,我用家中闲置的机器开始了ETH挖矿,当时收益不错。随着累积到的ETH越来越多,21年左右我开始参与一些二级市场。当时正值动物园行情和GameFi浪潮,以此为契机获得了最初的收益。

所以,起初是看到这个行业的机会选择进入,个人也是一步步从Web2到Web3积累经验和了解,最后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员,回想起来是个有意思的过程。

深潮TechFlow:你的第一桶金怎么来的?这轮牛市****有啥可以公开的"战绩"吗?

Jack:

我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上一波GameFi的行情红利。

当时有一个叫做RACA元兽的游戏项目,我整体投入了不到1000美金;随后其一路上涨,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总体盈利在100万人民币以上。

但其实自己当时对项目和玩法了解较浅,很多时候是来个地址无脑冲,有时能莫名其妙抓住一些十倍百倍的机会,但盈利后续也因为认知不足,无脑冲的过程中又亏回去了(笑)。

现在,我们的投研逻辑和当初有了很大不同,后面可以细聊。

从结果上看,这个周期的BOME和PEPE,如果从我发现的时刻到它的高点进行理论计算,平均来看也有35-40倍的涨幅。很多时候你并不能吃到完整的涨幅,但可以通过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在上涨的浪潮中切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利润。

深潮TechFlow:你觉得在Web2数据分析****经验,对获取这些收益有帮助吗?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Web3研究员?

Jack: Web2和Web3数据分析的最大区别,其实不在数据上,而是业务上。

Web3的数据很直接,说白了就是"跟钱相关"。所以,你的分析只需要聚焦于3个问题:

第一,钱在什么地方;第二,钱流向什么地方;第三,谁最有可能在赚钱?

这3个不同的问题对应着不同的分析工具和解决思路,它们和Web2的数据分析相关性其实不大,更多是你要理解业务逻辑。

比如你看Uniswap上的合约,去找它的资金流向,理解每一个交易行为发生的背后,对应链上数据的形态是怎样的,才能去分析操控合约地址的人的行为意图,最后为自己的交易决策提供支持。

因此总的来看,有Web2的数据分析经验,加上对Web3的业务理解,然后再进行真正的数据分析。

深潮TechFlow:那你怎么能做到比人早发现、早识别这些数据?作为第一个建立了PEPE链上数据看板****的人,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Jack:

现货热门资产的挖掘,发现和识别始终是第一步。

我觉得早发现、早识别可以分两个维度,即链上和链下。

链上看,所有的投资行为都会产生一个链上结果。更为重要的是链上动态的短时结果,我们一般把它理解成窗口,比如一个热门资产,它的早期分发肯定是从一些有能量的人和事当中来,要背后有大团队,有么有大资金。

举个例子,大的资金体现在有一个比较好的池子。有的Solana上的好项目,池子上来的体量就在百万美金以上,这种项目肯定有资金在推。

那么这种池子创建出来,你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挖掘,可以察觉到刚开始购买的区块中有非常多的高净值地址在持续买入,早期的半小时内能察觉到链上异动。

还有一种,可能没有巨大资金,但资源丰厚。例如你在链下有很庞大的社区和高度的社区共识,或者是有优质的宣发渠道,如一些小的Alpha社群有人分享信息。

所以,链上信息更公平,但是对你的分析能力和报警体系有技能上的要求,链下则考验着你的信息聚合的能力和对核心宣传圈层的触达。

**深潮TechFlow:**你觉得自己的投研分析,对 Bitget 这种交易所来说,作用在哪?

Jack:

CEX要做现货业务,其实要解决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是用户在这里能找到这个标的,第二个是交易品种比较“优质”,能形成财富效应。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量。所以我们的早期投研分析工作,就是在热门资产出现后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这样CEX就能提早去做对接。

**任何的代币都有时间和流量窗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个窗口期获取到用户和资产来推动CEX的现货业务增长,这是我们的投研的价值所在。

同时,我们也会输出专门的"财富日报"来跟踪每天的市场热点和动态,为加密玩家们提供有用的参考。

**深潮TechFlow:**那你是如何与Bitget结缘的?我们也很好奇,一个交易所里的分析师,“日常的一天”会是怎样的?

Jack:

过程很有意思。之前我自己做了PEPE和其他热门资产的链上数据看板,受到了行业内的一些关注。

Bitget 的朋友们因此联络到我,看是否能来做数据研究员。聊完之后,我很深的一个感受是:Bitget这边离Web3更近,每个人对这个行业非常熟悉和了解,也非常关心整个行业每天的事件和动向。

例如,当时有个以太坊上著名的MEV BOT叫 JaredfromSubway。同事甚至深挖这个名字可能来源于作者在Subway快餐店吃完后的灵光一现,这让我觉得大家是真的觉得这个行业有趣并且热爱着。

所以我觉得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再去关注这个行业,机会会多些。

而关于"日常的一天",其实可以简单总结成这三个方向:

第一,现货运营,即优质资产的发现和挖掘。之前已经说到识别认为不错的项目,随后对这些项目进行评审,保证其质量、基础面和团队各方面OK,让用户能够通过质量高的项目获取收益,做到更快、更全和财富效应更好。

第二,业务策略的支持。公司内部或者是区域产品运营增长投放这种业务,如果他们对项目不了解,或者需要支持,我们研究院内部也会去做配合。

**第三,品牌内容输出。**每天我们会去做造富机会的分析,其次是市场热点和竞对分析的报告,定期去发布行业里市场和用户关心的东西。

以上,就是研究员的一天。

**深潮TechFlow:在交易所做研究工作,和网上的"独立研究员"**或KOL的区别在哪里?

Jack: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源更广。

CEX 的 Listing Manager 会有非常多的渠道,也能推给我们一些不错的项目,本身也有VC优质项目的资源,这造成了更早期的信息优势。

另外,CEX 有自己的运营逻辑和判断,某个币能否上所,是否有潜力,无形中增加这种信息优势。比如某类资产上所后估值会到多少,在CEX里你会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来确保自己的命中率,形成自己的信息差和逻辑差,这可能相对于一些没有资源的独立研究员来说更有优势。

**深潮TechFlow:**怎么看待一批“永赚博主”喊单?命中率似乎也特别高

Jack:

我通常把喊单的信息密度作为评判舆情热度的一个维度。项目要更好的启动有两个关键的东西需要分发:一是代币分发,这决定了筹码结构,对后期的做市运营非常重要;其次是流量分发,这直接影响了能拉动的用户量与资金量,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

因为绝大多数玩家都是来赚钱的,市场造就了“永赚博主”的人设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引流方式。部分“永赚博主”的赚钱逻辑是流量变现而不是二级交易,所以我一般通过项目被喊单的消息密度来判断舆情的热度。

**深潮TechFlow:**怎么看待CEX都开始卷“研究院”?好像这已经成了一个标配和趋势,Bitget 的优势你觉得在哪?

Jack:

我觉得这个趋势恰好体现了各家公司都在围绕着核心业务做更深的探索。

CEX 的现货和合约业务,在牛市的情况下如果运营的好,对于整个公司其实能够带来不错的收入。所以为了让这部分业务做得更好,需要单独独立出来一批人和资源,去专门的观察市场。这批人需要对整个行业,对整个集团、整个友商都非常熟悉,然后才能去把它细分出来去做得更好。所以我觉得,这个趋势倒是可预见的,因为它确实是在集团战略层面上很重要的部分。

具体到自身优势的话,我认为首要的点在于 Bitget 这边有一个很全面的研究院团队,大家在自己的负责领域都是老手,有非常厉害的的行业经验和个人能力,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磨合与输出。

比如在上述团队作战的基础上,当一个行业热点事件发生后,我们能够快速洞悉事件发生后,背后的意义和动机是怎样的,以及是否要选择跟进或者采纳。

**深潮TechFlow:**对普通用户们来说,你如何看待Meme热潮,又有哪些获取财富密码的方式可以"授人以渔"?

Jack

首先,市场总是需要一些可以炒作的标的,MEME 币相对其他主流项目更为简单:

项目本身不用去讲特别复杂的故事,也不用走寻求融资、组建团队、开发产品和上线发币的漫长过程;对于MEME来说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有资金的运作以及核心叙事的支撑,因此其上市成本非常低,速度也非常快。

市场上大多数玩家的心态是,只要有财富效应就会去追捧,因此才造就了MEME的热潮。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市场需求决定的,MEME可以说是在快节奏的加密世界的最原生的一部分。比如ChatGPT很火,马斯克说要做Grok,立马就会有Grok概念的MEME来满足市场的炒作需求。

事件、热点、流行梗、表情包等等,任何一个东西只要有一定基础流量,能引起社区共识的东西就可以作为发行MEME的核心叙事。所以在市场上热钱很多,用户情绪持续fomo的时候,就造成了MEME浪潮。

从二级视角看,对于一个新项目,我认为先要理解该项目的核心叙事和代币分发逻辑。

核心叙事,即解决这个项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有没有持续性炒作需求的问题。比如有人盯着马斯克推文关键词,那么马斯克说的话相关的单词组成的Meme币,实际上核心叙事就在于名人的流量效应,有了A词就会有B词,成为阶段性的炒作标的。

那么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ChatGPT 5版本即将到来, AI板块轮动到时,如果你在早期发现了这样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核心叙事项目,其实大概率你是有机会去上车的,但不能完全下结论,只是你可以判断出它的核心趋势,热度会持续一段时间。

然后核心趋势判断完之后,你要去判断 token 的分发逻辑。

分发逻辑,决定了这个项目能撬动多大的用户体量,以及交易所对它的态度。

第一是判断它的筹码结构到底是否健康。比如有些币会给手机/NFT持有者发空投,你要能马上意识到这实际上是在分发筹码,以这样一种方式通过一部分用户去撬动更大的流量和传播效应;如果这其中被分发的地址都是一些高净值的玩家,是市场相对认可的玩家,那么这个项目更有可能被更多的资源青睐而得到推广,从而获得成功。

如果筹码结构非常集中,TOP 10持币地址中有EOA地址(指人持有而非合约地址)持有2-3成的总供应量,那砸盘的可能性也会相当高。

此外,在参与二级项目,特别是MEME币项目的时候,如果要获取相对可观的收益,除了判断核心叙事和分发逻辑外,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第一,构建你自己的“聪明钱”列表。虽然聪明钱这个概念大家都听烦了,但是公开的聪明钱实际上不具有Alpha价值,你需要找到自己的列表和关注的人。有些人并不是KOL,但是他们会在某个币上市前的敏感时间点公开讨论,那么他有可能是知道Alpha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可以逐渐积累对这种人的持续关注。

第二,永远将风险放在第一位。比如它的合约安全性,是否是貔貅盘、交易税、余额是否可改动等,这些一定要做自己的检测和判断,尤其是早期上头想冲一个项目的时候。另外一种安全即刚才说的筹码健康度,警惕被砸盘的风险。

**第三,找到自己的里程碑卖点。**什么时候卖出其实是一个很难标准化的事情,你需要自己有预期。比如它有了一个利好消息你就可以卖出一些,或者上所也选择卖出。

最后,从近期热点来看,我认为AI板块会相对强势一些,板块轮动有明显的效应。Meme单个币种的话风险较大,我个人也分享的比较少。感兴趣的读者听众,也可以每日关注我们Bitget 研究院发布的财富板块日报,其中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决策和判断。

超级个体时代,伯乐与千里马相互成就

在访谈的最后,我们更加觉得像Jack这样的Web3超级个体,蕴含着更大的能量。

极具实力的个体能迸发出强大的势能,在专业领域获得成功;同时超级个体仍需组织资源的注入,在更大的平台上有更广的发挥空间,影响更多人和追逐更大的成就感。相应的,头部组织面对超级个体,也需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空间,让其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达到组织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共赢。

加密投研里的人才和组织,正如千里马和伯乐,乐见其成、相辅相成。

像 Bitget 这样的头部CEX,正在进行一场类似物理世界的“升华反应”:从周围吸热,将才俊们吸入团队,为识别优质资产积累势能;

而优秀的加密人才们,则借助着更好的平台,进行着一场“凝华反应”:向周围放热,用知识与建议,照亮每一位加密黑暗森林探索者的路。

深潮 TechFlow 是由社区驱动的深度内容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态度的思考。

社区:

公众号:深潮 TechFlow

订阅频道:https://t.me/TechFlowDaily

电报:https://t.me/TechFlowPost

推特:@TechFlowPost

进微信群添加助手微信:blocktheworld

向深潮 TechFlow 捐赠,获得祝福和永久记录

ETH0x0E58bB9795a9D0F065e3a8Cc2aed2A63D6977d8A

BSC0x0E58bB9795a9D0F065e3a8Cc2aed2A63D6977d8A

Subscribe to 深潮TechFlow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