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a 的「AI+Crypto」指南:2024 CoinList 首个 AI 项目如何服务泛 AI 开发者生态

作者:深潮 TechFlow

引入

加密项目千千万,AI 热度占一半。作为贯穿全年的热门叙事,AI 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加密市场的注意力和交易决策。

据 CoinGecko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整个AI赛道的代币总市值已从去年 4 月的 27 亿美元飙升至 264 亿美元。过去 30 天内,与AI项目相关的代币平均上涨了 145% 至 297%不等。

预期在哪里,热点就在哪里,不过目前加密市场的 AI 项目虽然种类繁多,但可选的 Alpha 似乎却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Fetch.ai、Ocean Protocol 等 AI 老牌龙头早已价值发现,成为上一轮周期的 Beta;与此同时,刚刚大额融资而备受期待的 Ritual、Myshell 等 AI 新秀们,产品仍在打磨之中,遑论代币发行,远水难解近渴。

在此背景下,对照“算力、算法、数据”的 AI 三要素,目前当打的 AI 赛道 Alpha 项目中,也只有 Bittensor(TAO)作为去中心化算力赛道的扛把子,与即将于 4 月 11 日上线主网与代币的** Masa Network 作为去中心化数据领域的头号玩家**,算是当下市场中 AI 叙事的细分龙头项目。

其中 Masa 关于自身「AI 数据链」的定位也很清晰——致力于构建可供 AI 使用的个人数据网络,让用户在贡献自己数据价值时可以同步获得收益,同时也通过 ZKP 等技术有效保障数据的隐私性,从而为 AI 和大语言模型网络提供海量的数据来源。

去年12月,我们也曾在*《深入 Masa Network:唤醒 Web3 沉睡数据价值,探索去中心化谷歌的可能》*一文中详细科普过 Masa 的产品原理和技术设计,时至今日,Masa Network 迎来了短期内最大的催化剂 -- 4月11日其主网和 $MASA 代币即将上线。

时隔多月,当大环境更好,Masa Network 本身有哪些变化和进展值得关注?本期内容,我们将再次走进 Masa Network,发掘有利于其代币的关键催化剂,并对其产品更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技术复杂的项目,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更容易理解的市场预期和利好事件。3月7日,Masa Network 已经登陆了 CoinList,并启动了社区轮代币销售。

今年为止,CoinList Launchpad 一共上了6个项目,分别是Subsquid、zkLink、Nibrum、Meson、Masa 和 Bondex,而 Masa 是其中唯一的 AI 项目。

同时,社区轮销售的代币额度,在17分钟就被抢购一空,超募认购超过6.4倍。

从历史上看,CoinList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识别加密项目价值大小的试金石。当今加密货币市场的许多顶级项目,都是在 CoinList 上起步的:

比如,同属于 AI 赛道的 Ocean Protocol ,从登陆 CoinList 迄今已有10倍左右的涨幅;而另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Solana,已是该Launchpad上最成功的案例。

众所周知,牛市周期曾是 CoinList 最为风光的时代,SOL、FLOW 等众多日后的明星项目都为参与公募的用户提供了可观的财富效应,如今熊去牛回之际,AI 叙事加持下的 Masa 能否扛起新生代造富的接力棒,确实颇让人期待。

从一级试金石到更大的二级市场,上所预期也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点。

Masa 前后拿到了1800万美金的融资,吸引了 Anagram、DCG、GoldenTree 等海外行业头部VC参与,在 AI和ZK的技术叙事加持下,显然预期拉满。

4月11日主网上线,AI 业务日益茁壮

在资本市场预期之外,Masa Network 具体有哪些实打实的业务?实际上,大部分加密AI项目的业务有两种,一种是加密让AI更好,另一种是AI让加密更好,Masa Network 则属于前者。

众所周知,AI 的发展离不开3个关键要素: 算力,算法和数据。不过此前 AI+Crypto 项目多聚焦算力,其实数据作为 AI 时代的石油,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算力——尤其是在关键数据束之大公司的高阁、多样化数据短缺和数据民主化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刻,AI 数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2023 年以来,AI 开发者井喷式增长,使得在大数据模型逐渐同质化的年代,掌控特有数据成为 AI 应用开发者制胜的法宝——因此为 AI 提供去中心化的数据解决方案的** **Masa,不仅仅是面向 Web3 领域的 AI 开发者,更面向广大科技领域的 AI 开发者提供服务。

简言之,基于区块链架构的 Masa,旨在以去中心化的打法,服务涵盖「Web2+Web3」在内的所有 AI 开发者生态。

具体来说,Masa 在数据搜集、贡献和价值转化上做优化,帮助AI获得更广、更多样更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源,同时数据贡献者也能获得自己应有的收益,还能保护隐私。

将上述业务用一句话描述,即一个兼顾因素保护与数据价值的数据市场,连接AI数据需求方与数据贡献者。

隐私保护上,Masa 想做的是将个人数据的控制权交还给用户。

通过其率先推出的零知识 Soulbound 代币 (zkSBTs),你可以将其简单理解成一种行业领先的加密技术,把它当作一个不会记录隐私的个人数据储物柜。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贡献他们的数据并以 MASA 代币的形式获得被动奖励。

数据价值上,专有、高质量、经过验证的个人数据变得更加民主化,供有需求的AI企业和大语言模型使用,为AI模型的训练添加海量且分散的数据源。

而这个连接两头的数据市场,具体怎么实现?

随着4月11日主网上线,Masa 当前的产品结构变得更加清晰:

在用户端,你可以通过参与 Masa 应用程序上的任务、使用 Masa 浏览器插件上网、或者只是在 Masa 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中正常使用产品,都可以轻松地将数据贡献给 Masa 网络。

此外,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 Masa 的网页浏览器插件成为数据抓取者。

Masa Oracle 网络充当去中心化的网络数据抓取器,可以从网站、Twitter 流、经过身份验证的网站等无缝提取文本,以输入到数据库中。

于是用户最直接能感觉到的模式就是"贡献 to earn",并存在一个主动将数据进行质押的操作,比如:

  • 你在 Masa Network 里的所有历史行为和信息足迹,都会被加密保护,归集到自己独属的信息储物箱——zkSBT 中

  • 你可以在 Masa App 上直观的看到这些数据,并有权利选择将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进行“质押”,也就意味着主动意义上的“授权”,即同意将这些数据贡献出来,在你限定的时间里,供有数据需求的组织使用;

  • 因为数据贡献行为,你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具体形式可能是项目的 Masa 代币或稳定币。

因此本质上,Masa 将每个人都变成了数据的贡献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节点,更像是AI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而所有的贡献行为,也存在着产品上的一一对应关系。

“quest-to-earn”: Masa 的APP应用

“Surf-to-earn”: Masa 的浏览器插件

“Node-to-earn”: 成为masa的Oracle节点,爬取数据,贡献其未使用的计算能力(CPU 和 GPU)来满足全球用户和开发人员的请求。

在B端,Masa 也在匹配着数据使用需求。

开发者可以通过在 Masa Network 上设置数据质押池来轻松访问这个强大的数据集,直接奖励选择共享其数据的用户。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训练“专业化”而不是“通用化”的人工智能模型,从而创建超个性化的人工智能代理、人工智能助手等。

与去年笔者对 Masa 的调研相比,目前主网上线的 Masa 还多了新的特性 ---让大语言模型本身变得更加去中心化。

Masa 使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从各种 LLMs 中进行选择,例如 phi-2、bakllava、llava 和 milstra。这些模型可以在 Hugging Face 等用户友好的平台上轻松使用,因此B端用户可以立即下载它们并将其部署到 Oracle Node Worker 上。

同时,去中心化数据访问允许LLMs评估网络中的加密数据以得出结论或呈现结果,而不会泄露网络中存储的任何敏感或个人信息。

所以从总体上看,Masa 能够造成的最佳结果,是让 AI 数据需求/供给端的双向自由匹配。

连接C端和B端的数据市场,Masa Network 显然已经有了多样的产品进行支撑。但从产品打磨到主网上线,其发展是否得到了市场回应?用户使用的情况如何?

自 2022 年 8 月推出以来,截至本文发稿,Masa Network 已迅速积累了超过 140 万个独特钱包;而每一个钱包背后则意味着每一份个人数据的贡献,通过上文提到的不同产品和不同方式进行贡献。

与数据贡献的钱包地址相对应,Masa 网络中所抓取到的各类事件数量上也在显著增加。

从其官方数据面板来看,用户在加密世界中的领取、交换、挖矿、跨链、添加流动性和Mint等多种行为都被一一记录;同时在 Web2 中常见的网页浏览事件也能被记录,并且数量持续增加。

而海量的用户多维度数据,也正是撑起B端数据使用的关键。数据越多,越分散,维度越多样,对AI的训练越有利。

代币的使用价值与跨生态加成

在 Masa 的整体设计中,MASA代币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从C端和B端两头出发,MASA可以被用在不同的激励和使用场景下。

**首先是激励数据供应:**Masa 激励用户向 Masa Network 贡献个人数据。当企业和开发人员使用用户的数据时,用户可以在 MASA 中获得被动奖励。

**其次是支付数据使用费用:**企业和开发者支付费用才能访问和使用 Masa 网络上的数据、产品和服务。费用可以用 MASA 代币、稳定币和其他区块链原生代币支付。所有非 MASA 计价的费用随后都会交换为 MASA 代币,其中一部分会被销毁。

**此外,MASA也可以被作为管理个人数据的手续费:**用户在 Masa Avalanche 子网上支付 MASA Gas 费,以铸造和管理他们的 zkSBT(一种加密的个人数据储物柜),并烧掉一部分 Gas 费。

最后,代币也可以奖励节点运营商。Masa Oracle 节点运营商抵押 MASA 来运营 Masa 的 zk-oracle 节点。节点运营商在网络运营的前两年获得质押奖励。质押的代币在归属期内被锁定。

而在经济模型上,从官方给出的代币分配比例来看,团队和私募轮占了大头。但在公募后有半年到1年的锁定期,随后3年线性解锁。

对市场估值来说,MASA代币的价值则源自于其使用价值,在用户使用和网络拓展的过程中,形成代币的正向飞轮效应:

随着个人用户贡献海量多样化数据——越来越多企业/开发人员采用——MASA 需求侧/消耗力度加大——流通量减少价值上升——经济激励变高吸引更多用户提供数据....

除了使用价值外,MASA的另一个潜在价值,则来自于连接更多生态所产生的“铲子效应”。

近期项目也官宣了与Layerzero的合作,让更多不同链上的数据可以被贡献。这也意味着**无论用户和AI开发者在哪个公链的生态圈里,都能使用Masa,**使得任何链上的用户都可以贡献数据,从而成为全链生态数据驱动的 AI+Crypto 底层基础设施,直接捕获全网的链上用户与链上数据价值。

**同时这也能会形成类似Wormhole和Pyth的效应——**凡是用过的,都可以被空投,都有代币受益预期,而这种金铲子效应或许会成为代币在二级市场上积累预期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语

起于 Web3,但又不止于 Web3。Masa 本质上在以去中心化的 Web3 打法,服务涵盖「Web2+Web3」在内的所有 AI 开发者生态:

正如 Masa 的联合创始人** **Calanthia Mei 在接受 Bitcoin.com的访谈中所说,“个人数据是数字足迹,每一次在线和链上操作(浏览、发布、交易)都会留下足迹:。

随着数字经济和 Web3 的发展,个人数据对于公司了解用户和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变得非常有价值,因此,用 Web3 作纽带,以代币激励打通数据贡献和AI训练,Masa Network 这个拉通供需两端的平台,具备单纯炒作AI叙事之外的实用价值。至于 Masa Network 能走多远,时间和市场自然会给出基于价值的答案。

背靠 AI+Crypto 顶级叙事,所图愿景宏大,如果能够成功,Masa 大概率会成为涵盖「Web2+Web3」的全球 AI 开发者生态的最核心基础设施服务组件与数据「卖水人」,藉此构建跨「Web2+Web3」的 AI 数据链,未来极具想象空间,但也无疑充满挑战。

未来总在想象之外,让我们拭目以待。

深潮 TechFlow 是由社区驱动的深度内容平台,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态度的思考。

社区:

公众号:深潮 TechFlow

订阅频道:https://t.me/TechFlowDaily

电报:https://t.me/TechFlowPost

推特:@TechFlowPost

进微信群添加助手微信:blocktheworld

向深潮 TechFlow 捐赠,获得祝福和永久记录

ETH0x0E58bB9795a9D0F065e3a8Cc2aed2A63D6977d8A

BSC0x0E58bB9795a9D0F065e3a8Cc2aed2A63D6977d8A

Subscribe to 深潮TechFlow
Receive the latest updat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Mint this entry as an NFT to add it to your collection.
Verification
This entry has been permanently stored onchain and signed by its creator.